长安镇人大:“五小”工作法激活基层民主“源头活水”
社区电动车停放充电难题解决了,因边界不清引发的邻里矛盾化解了……连日来,平利县长安镇基层网格群里,人大代表广泛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得益于该镇人大创新推出的“五小”工作法。
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提升代表履职效能、强化监督闭环管理,长安镇人大在上级人大指导下,于2022年创新推出“五小”工作法。该工作法构建了“团队组建—数字赋能—平台支撑—调度督办—清单管理”的全链条制度体系,有效激活了基层人大工作,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小团队”集智:攥指成拳解难题
打破代表“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长安镇人大将76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按枣园、兴隆、柳坝三大片区科学编组。各小组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集镇管理、校园安全等区域发展痛点精准发力,变分散履职为集中攻坚。
团队合力带来了显著成效。枣园片区代表小组深入调研后,形成《闲散茶园集中管护的建议》,推动1700亩闲散茶园实现统一管护,不仅提升茶园产量近20%,更将产业链延伸至夏秋茶,带动4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该镇坚持运用“积分考核”量化代表履职绩效,通过“上墙晾晒”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县镇代表参与率跃升至98%,涌现县级先进个人6名。
“小软件”联情:民情民意“一键达”
长安镇全面推广“平利智慧人大”平台及手机APP,群众扫码即可“一键直达”代表,实现了代表履职“云端管理”、民情民意“掌上传递”。“以前反映个路灯不亮,得跑镇里找人。现在好了,手机扫一扫,拍个照上传,代表马上就能看到!”中原村村民刘纪全的体验正是便捷性的写照。他反映的问题当天就有代表对接核实,破损路灯三天内全部修复。
线上便捷高效,线下同步发力。针对群众来访,各联络站设置“民声墙”“回音壁”,一方面持续收集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及时公开处置结果。无论是破损路灯修复,还是旱季送水保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织密了联系群众的“连心网”。
“小平台”延伸:服务群众“零距离”
高标准建成的“1个镇中心联络站+3个村级联络站”网格化阵地,是代表履职的坚实根基。在这里,代表“亮身份”接待群众、宣讲政策、开展“两说一商”、民主议事、征集民生项目成为常态。
阵地固定,“移动”服务更贴心。代表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创新性地与茶产业链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等“组搭子”结对共建,形成发展、服务、民生等多元组合。镇人大主席罗启坤与茶企党支部“组搭子”,既解决茶农技术难题,又成功化解鲜叶收购价格纠纷。试点推行的《代表议事会制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镇域中心工作推进,按照“定题、议事、交办、督办、公开”流程,践行人民民主,推动问题在议事中解决、矛盾在议事中化解。针对初中生晚归安全隐患,促成派出所“护学岗”巡逻、严查超载车辆及镇领导结对帮扶失管学生等长效机制,让家长颜雪感慨:“晚上看到警灯闪烁,心里踏实多了!”
“小调度”促效:闭环运行强保障
为确保民意办理不落空,长安镇人大建立了分级调度机制:镇人大主席团调度镇级重点活动,各联络站调度本站日常工作。调度紧盯民生实事推进、代表建议办理、社情民意处理等核心任务,灵活运用会议调度、信函提醒、现场督办、定期通报与不定期抽查等多种形式。
调度重在精准高效。建立详实台账,通过会议安排、现场交办、工作提示、书面督办等方式“点对点”跟踪问效。例如,针对双杨村代表反映强烈的季节性饮水难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启动专项调度,现场办公,协调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村委会拿出方案并督办进度,迅速解决了50多户村民的“吃水愁”。
“小清单”问果:民生诉求“件件清”
创新建立的履职全过程“四张清单”(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清单、建议意见落实清单、代表建议办理清单、办实事和解决问题清单),是确保工作落地的关键。清单管理贯穿“收集-梳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全链条。
清单明责,成效可溯。长安集镇区代表刘运军将商户反映的“垃圾清运不及时”录入“群众诉求清单”。镇人大交办并跟踪督办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最终全镇增设400个分类垃圾桶并增加清运频次,“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对于人代会上票决产生的重大民生项目,如集镇南环路拓宽、安置楼消防设施更新,则直接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清单”进行全周期管理,明确责任、时限和目标,由人大全程跟踪督办,确保票决项目从“纸上承诺”变为惠民成果。“亲手选出关系大家利益的项目,履职更有劲!”代表李勇的话道出了心声。
“五小”工作法实施以来,长安镇人大实现了代表履职“主动作为”,民意收集“系统化”,问题解决“协同联动”。累计高效收集处理社情民意609条、12345热线126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31件。
“小”中见大,“微”处著功。长安镇人大以“五小工作法”破题基层民主实践,让“小团队”汇聚大智慧、“小软件”联通大民意、“小平台”延伸大触角、“小调度”保障大落实、“小清单”撬动大民生。这些务实管用的举措,有力激活了基层民主的“源头活水”,生动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着坚实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