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显担当 八仙镇基层治理焕新颜
在平利县八仙镇的广袤土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他们扎根基层,助力乡村发展;他们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八仙镇77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以代表联络站为重要纽带,全方位践行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在田间地头、议事会场、村民院落,书写着一篇篇生动的履职篇章。
联络站里的“民生答卷”。该镇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将其打造成联系群众的“暖心驿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全镇5个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通过进站接待、主动下访、日常履职等多元形式,构建起一张覆盖全镇田间院落的民意收集网络。人大代表们手持民情本,走村串户,事无巨细地记录群众诉求,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一梳理。正如镇人大代表夏基兵所言:“只有把群众屋檐下的唠叨记在心上,议事才能议出温度。”
松树庙易地搬迁安置点化粪池堵塞满溢问题的高效解决,便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缩影。在接待日收到群众反映后,代表们迅速形成建议上报联络站,随即召开代表议事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第一时间组织修复工作,切实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安全与舒适。这种“群众点题、代表破题”的议事模式,实现了民意诉求的“零距离”对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有事找代表,事事有回应”。
产业路上的“致富引擎”。在乡村产业发展的征程中,八仙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他们面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拓展困难等问题,积极搭建平台,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为农户争取发展资金;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从业者专业技能;组织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帮助打开产品销路。不仅如此,部分代表还化身“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帮扶,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在海拔1300米的韩河村烤烟种植地,镇人大代表邹伟与烟农们奋战在一线。今年春季遭遇严重干旱,为确保260亩烤烟按时移栽,他积极联系县烟草局寻求支持,并组织代表志愿服务队帮助烟农抢栽烟苗。邹伟“既当参谋又当劳力”的工作作风,已然成为八仙镇人大代表服务产业发展的常态,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调解室里的“和谐密码”。基层治理中,邻里纠纷、土地矛盾等问题时有发生。八仙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化身“调解员”,用耐心和智慧化解矛盾,维护乡村和谐稳定。松树庙村村民老徐感慨道:“要不是人大代表来调解,我们安置点周边乱种地的事还不知道要闹多久。”
在八仙镇,77名人大代表采用矛盾纠纷“五步调解法”,在院坝里拉家常,摸清矛盾症结;于茶桌上摆事实,讲透相关政策;借助村委会力量,发挥乡贤调和作用;前往田坎实地勘察,化解当事人心结;通过回访检查成效,巩固调解成果。代表们穿梭于村组院落,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法律法规,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矛盾纠纷,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