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考核激活力 代表履职显实效
——平利县人大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工作实践
实行代表履职绩效考核是加强代表履职管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提升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近年来,平利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各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人大代表“五小工作法”为统揽,以代表小组为载体,深入开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实行绩效考核,亮出代表履职“成绩单”,促进代表从“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一、突出代表小组,代表履职组织化
为有效保障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利县人大以代表小组为主体,不断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和形式,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优化代表活动小组。根据代表所在选区,以镇为单元,将174名县人大代表编成12个活动小组,由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镇人大办主任为联络员,为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结合代表专长和职业特点组建了4个专业小组和8个课题小组,发挥代表专业对口、熟知情况的优势,既能对专业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又能提高监督工作的质效。
精心组织代表活动。各代表小组围绕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围绕“三个年”活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以代表小组为主体,围绕代表履职开展代表“双岗讲述”、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履职情况汇报和绩效考核积分管理等活动,实现代表履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有结果,以高质量代表小组活动推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各代表小组积极活跃,先后开展各类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共96次,发现问题254个,提出建议意见273条,形成调研报告37篇,为党委政府提供了有益参考。
建立代表小组“五个一”工作机制。每个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代表小组交流会议、每半年至少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每个代表每年至少领衔或附议提出一件代表建议、每年组织一次代表履职绩效考核,让代表小组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
二、量化考核体系,代表履职具体化
为加强代表履职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促进代表履职全面性、具体化,平利县人大不断健全完善代表履职绩效考核体系,以活动小组为单元进行代表履职绩效考核,让代表履职更有方向、更见成效。
量化考核指标明确。根据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结合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要求,制定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代表履职学习、会议履职、参加活动、进站工作、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群众评价、接受监督、遵纪守法、示范带头等十个方面,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做到分值量化,指标清晰。
日常履职积分管理。围绕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对代表日常履职情况实行百分制积分管理。按照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结合代表日常学习、出席会议、参加代表小组和联络站活动、联系走访群众、助力发展等情况,每季度对代表履职得分情况进行一次积分登记,并在联络站公布,做到客观公正、动态管理、公开透明,让代表对日常履职情况和存在的差距一目了然,营造比、学、赶、超的履职氛围。
履职动能双向加持。代表日常履职积分和年底综合评价得分分别按40%、60%换算汇总形成年度履职绩效考核得分,绩效考核的双向加持更加促进代表日常履职,让代表时刻牢记代表身份和法定职责。通过积分式管理和量化式考核,为代表开出“履职清单”,让代表明白履职要做什么、怎么做,实现代表履职情况可查可证。
三、严把三个环节,绩效考核规范化
为规范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工作程序,避免考核流于形式,确保考核公平公正,有序推进,平利县人大严把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履职汇报、小组评分、会议审定“三个环节”,梯次推进,按流程分步实施。
严把代表履职汇报晾业绩。每年年底组织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召开由人大代表和一定比例的选民群众参加的代表小组履职汇报会,通过代表汇报履职情况、代表互评、群众点评,公开晾晒代表履职业绩,增强代表与代表、代表与群众的互动和监督。
严把代表小组评分显公平。代表小组结合代表汇报的履职情况和代表互评、群众点评的情况,对照十个方面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与日常履职积分折算汇总形成考核分值,并按照每个代表小组人数10%的比例,向县人大推荐优秀代表,既发挥了代表小组的考核主体作用,又确保了考核实施的严肃性、公平性、有效性。
严把会议审定评优秀。将代表履职绩效考核结果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提出最终评定意见,在基层一线代表中评选出优秀代表进行表扬,树立先进典型,让更多代表主动履职,争当优秀,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注重结果运用,代表履职实效化
为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平利县人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代表履职成果转化,树立代表担当作为“风向标”。
合理设定格次。把代表履职绩效考核结果设定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格次,明确各个格次评分标准,根据考核得分情况评定格次。
强化结果运用。实行正向激励,对考核为优秀的县人大代表年度进行通报表扬,对一届内三年考核为优秀的,根据情况建议提名为下届人大代表候选人。实行负面警醒,对考核为不称职的县人大代表进行组织谈话和履职培训,对一届内三年履职考核为不称职的,根据情况劝其辞去代表职务。实行优秀代表动态管理,出现违法违纪和失去先进典型性的,取消其优秀县人大代表荣誉称号。
取得履职实效。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实现代表“双岗”履职实效化。2023年度有18名县人大代表被评为优秀代表,39名代表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县人大代表、富硒堂茶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梅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带一路文化互动左圭奖中国茶传播者”、“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陕西省十佳茶产业振兴领头人”等称号,为平利县建设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县人大代表、陕西朗第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凡矢志艰苦创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致力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和革新,把企业做大做强,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在县十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县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00件,比二次会议增加28件,增长38.9%,去年以来代表在闭会期间共提出建议意见21件,这些建议都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期盼和呼声,得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随着代表履职绩效考核工作的扎实推进,催生出长安镇和大贵镇“代表议事会”、老县镇“民声墙·回音壁”、广佛镇中心联络站说事议事“面对面”、城关镇西城社区联络站矛盾调处“小团队”等民意通道和治理机制,更加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让代表履职“热量”更足、“质量”更高,促使代表多维度、多层面地投身到助力“三个年”活动和实施“千万工程”行动中担当作为、履职建功,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