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平利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县城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的审议意见
平利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平利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县城
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2年8月23日在平利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平利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王贤君同志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县城建设情况的报告》和县人大视察组关于县城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会议认为,去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十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精美县城建设目标,以创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综合施策、以干克难,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卫生明显提升,县城建设加了力度、提了速度、升了温度,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点赞。
会议指出,县城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引领滞后、推进难度较大、基础配套薄弱、产业支撑乏力、管理不够精细等。
会议要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建设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精美县城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产城融合、社会治理”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激发县城经济活力,让县城更靓丽、产业更兴旺、人民更满意。
1、精心编制规划,严格管控落实。一要绘好规划蓝图。尽快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科学统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二要推进多规融合。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加快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全面建立“多规合一”管控体系。三要强化刚性约束。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守法守规,坚决杜绝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现象,充分发挥规划对县城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2、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一要加快实施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县医院迁建、中医院提等改造、第二中学、第五小学、第四幼儿园、职教中心北迁、城东运动公园及地下停车场、龙古安置点、杨家梁统筹示范区、县城垃圾压缩站、宏安世纪城、月湖新世纪广场等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投用。二要尽快启动前期项目。完成西大桥片区拆迁扫尾,启动西大桥建设和西大桥片区综合开发、5处老旧小区改造、五峰山森林公园完善提升、安平高速平利东至县城“畅亮工程”等项目。实施陈家坝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五峰山北片防洪渠,不断提升处置保障能力。三要精心谋划储备项目。要学深吃透上级政策、全面领会上级各类规划、以优质项目支撑和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积极谋划切口小、投资少、变化快、广受益的微改造、微提升、微更新项目,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安全感。
3、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对外形象。一要理顺建管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进一步理顺县城建设、管理、绿化等体制,厘清职责边界,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加强环卫管理。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加大路面、街面清扫保洁力度,做到垃圾收集运输全天候、全密闭、全压缩。逐步健全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加快推进“厕所革命”,让县城干净、整洁、有序。三要严格监管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考评机制,严格兑现奖惩,从源头解决不愿管、不敢管、不善管问题。整合力量、加强巡查,规范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建筑物外立面,常态化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倒乱扔等行为,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管理服务。四要凝聚共管合力。以新一轮城市创建为载体,明确细化县城主管部门、城关镇、社区、物业、业委会、商家、家庭、个人的职责和义务,全面落实“门前四包”和“网格化管理”,形成各方担责、人人尽责、全民参与、共管共享的格局。
4、发展壮大产业,繁荣城市经济。一要做实培优园区经济。以经开区为支撑,持之以恒扩总量、优存量、提质量。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实施精准招商,引进劳密类企业“进园区发展”“进标厂生产”,推动园区集约式、聚合式、突破式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大力培育“五上企业”,持续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打造月湖南路茶文化街、月湖北路夜市街、月城特色餐饮街、老城民俗风情街、西大桥片区商业街、陈家坝特色夜市聚集区,稳步推进马盘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和盛丰源研学物流集散中心建设,聚人气、促消费、添活力。三要精心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编制县城旅游规划,统筹县城与县域内景区错位发展、互补互惠,形成“白天游玩在景区、晚上吃住在县城”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入挖掘县城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和资源特色,夯实县城主题内涵,拓展丰富旅游要素,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讲好平利故事,不断提升平利知名度、美誉度,引客来平,拉动发展。
5、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一要全力争取项目。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定任务、勤督查、严考核,倒逼各责任单位全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县城,有效破解资金难题。捆绑教育、卫健、生态环境、水利、住建、林业、交通等行业部门项目,科学统筹、做大拼盘,提升使用质效。二要创新融资渠道。以“提升资本运作本领和质效”为突破,持续深化国有公司改革,创新金融手段、扩大融资规模,积极破解县城建设资金瓶颈。三要加大招商引资。精心策划、包装、打包一批政策有保障、社会资本能进入、投资有回报、县城能发展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项目及市政配套、公共服务、健康养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县城,为县城建设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努力把县城打造为资本蓄水池、人才聚集地、投资者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