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农林科技局长刘天平同志履职情况的评议意见
(2018年7月4日平利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8年7月4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县农林科技局局长刘天平同志的《履职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视察组的《视察报告》,并进行了评议和民主测评,测评满意率为96%,测评结果为满意。
会议认为,刘天平同志任职以来,遵宪守法,依法行政,务实创新,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勤勉尽责,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依法较好履行了农林科技局长岗位职责,为顺利推进全县农林科技事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刘天平同志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农业与二、三产占比不协调,新型农业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二是产业扶贫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健全等。
会议提出以下建议:
1、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围绕5个10万建设任务,落实“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聚焦重点产业、区域,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促进产业扶贫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与二、三产协调发展。重点壮大龙头企业和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与旅游休闲农业、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工厂就业相结合。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扶优择强龙头企业,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2、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始终把产业增收和就业放在脱贫攻坚重中之重,长短结合,选好产业,找准路径,用足政策。突出技能大培训,以培训带动劳务产业和贫困户技能提升。关注“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三无劳力产业扶贫问题,坚持每年组织开展茶饮产业、特色农产品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加快项目建设,强化农林类扶贫项目规范化管理和扶持资金绩效监督检查,切实把产业类项目资金向示范镇村、示范园区、产业脱贫示范大户倾斜扶持。产业扶持资金不仅要覆盖茶饮、畜禽养殖、中药材等传统产业,还要兼顾其它特色产业。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两权抵押”等成果运用。
3、大力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引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互助基金会、产业大户的产业扶持办法和激励措施,巩固“三变”改革成果,优先培育一批产业效益好,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4、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森林禁伐。加大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放心农产品”。不断强化“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增加城镇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切实解决农产品检测设备长期闲置问题。
5、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以创建全省森林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实现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全覆盖。加大对退耕还林、茶饮、富硒粮油、核桃和生态猪、牛羊养殖等产业的培育。推进山地和城镇绿化工程。重点抓好百里长廊沿线、城镇及周边绿化示范带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升林业治理能力。
6、进一步加强农林科技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政策法规培训,不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平利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路途,充分发挥农林科技工作助推脱贫攻坚和追赶超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