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贤存在全县富硒茶产业发展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富硒茶产业发展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汪贤存
(2017年3月17日)
同志们:
按照县委安排,今年,人大班子挂联茶产业。刚才,永乐副县长就抓好2017年富硒茶产业建设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持续推进茶产业突破发展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茶产业突破发展不动摇
茶产业是平利发展的战略选择。平利种茶历史始于唐、兴于明清,在清代“三里垭毛尖”成为贡茶,享誉朝野。《茶经》记载:种茶制茶,发乎神龙,始自秦巴。地处秦巴山区的平利,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茶产业的发展,是古山南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前记载平利有茶园350余亩。解放后,平利茶叶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中央号召在山上大力发展以茶为主的经济作物,建设茶园36000余亩;90年代到本世纪初,平利抢抓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实施退耕还茶,先后发展山坡茶园4万余亩;2000年后,平利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建设“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第一县”目标,这期间利用好田好地陆续发展无性系良种高效茶园70000余亩。绞股蓝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驯化和大田种植,经国家中医药研究院检测,平利绞股蓝内涵成份和功效均优于其他产区,国家质检总局把平利绞股蓝认定为中国绞股蓝原产地,有效促进了平利绞股蓝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截止目前,全县茶产业基地总规模超过20万亩。茶产业已经成为代表平利现代农业发展的象征,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茶产业是健康消费的市场选择。茶为国饮,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客观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2015年世界茶叶产量为528.5万吨,中国茶叶产量为228万吨,占世界的43%;2015年我省茶叶产量为7.42万吨,占中国茶叶产量的5.2%,平利茶叶产量为8000吨(包括绞股蓝),占陕茶的11%左右,茶产业是继苹果产业后陕西的又一大产业。中国不是世界上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国家。我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约550克,排世界第19位,是欧美国家的五分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近10年来,世界茶叶消费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生态有机茶消费增速达到35%以上。平利生态环境优越,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相较东南沿海工业污染少,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空间潜力巨大,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吸引了陈正华、陈成胆、翁江春、宋小红、赵甲全等一大批南方有识茶商投资平利茶的原因。所以,我们要立足资源优势,坚定发展信心、下大力气做实做好平利生态有机茶这篇大文章。茶产业是发展美丽经济的选择。县委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五美平利”。围绕绿色崛起,做大做强茶饮产业,正是建设“产业美”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茶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把茶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茶园成为生态旅游景区,让园区成为城市人休闲的后花园,才能更好的经营茶产业,经营中国最美乡村,打造平利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