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人大常委会助推环保工业经济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平利陈家坝、老县工业园区,只见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大型机械正抓紧作业,安得利、兆源重晶石、宝利通重晶石精粉、500吨红茶生产线等企业正在紧张建设标准厂房;金龙水泥、光华、兴强茶业、友山食品等企业生产繁忙……这一幕幕场景无不让人感受到平利——这座陕南环保工业园迸发出的激情和活力。
平利县环保工业经济发展轨迹,既得益于县委的正确决策和全县人民的智慧、汗水,也得益于县人大常委会的科学调研献策,依法履行职权,坚持不懈监督视察,为实现平利“工业强县”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南部边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规模小、底子薄,产品结构单一,工业企业缺乏集聚能力和竞争力,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工业强则竞争力强。如何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平利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大力发展新兴环保工业一直在思考。
平利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该县城关镇、老县镇人大代表和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提出“举全县之力,大力推进环保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随后,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迈出实质性步伐,县人大常委会把对“全县环保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作为重点列入该年的监督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就针对工业发展情况调研进行研究部署,从当年3月份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对全县工业发展情况开展集中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部分乡镇和10多家企业,组织县经贸、发改、财政、统计、招商等有关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召开4次座谈会,梳理出工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组成人员纷纷发言,“环保工业是衡量一个县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平利是生态大县,发展的工业应该是新型环保工业,建设的园区应该是环保工业园区。“要坚持以环保、科技、效益、人才为主导取向,以资源招大商,把新兴环保工业打造成最重要的产业支撑。“要强化招商力量,实行全民招商,走出去,力争引进一批大的招商项目。”综合企业、部门和人大代表座谈意见以及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常委会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环保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呈报县委决策参考。县委全委会将“环保工业强县”作为推进全县科学发展的主要战略进行部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工业产业发展大提速。全县工业经济由此驶入了“快车道”。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4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3亿元,增长62%。
2013年是实施“环保工业强县”的关键之年。7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代表们实地察看了工业园区部分企业,针对如何将园区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吸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的投资“洼地”等建言献策,形成国民经济及重点项目视察报告和审议意见,并经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转送县政府进行办理。平利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按照“先筑巢后引凤”、“边筑巢边引凤”的思路,遵循高标准、高规格、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划分县城陈家坝和老县工业园区功能区和人居区、服务区,将园区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积极盘活园区土地资源,为园区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今年1至6月,平利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工业增加值16.51亿元,同比增长20%;县工业园区已投产企业达16家。
CopyRight © 2017 www.PLXRD.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陕ICP备09001063号│投稿邮箱 plxr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