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人大为环境保护寻良方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今年5月,平利县人大认真开展了《环境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力促环境保护工作出实效。
入一线,找症结。县人大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分3个视察工作组,先后深入全县8个镇13个村、4家煤矿企业、3家大型工业企业、2家养殖企业、县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净化水厂及部分河道采砂现场,以实地察看、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全县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情况进行集中执法检查,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存在环保意识不够强、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到位、违法问题存在、监管能力不强等问题。
深探究,寻良方。经深入调查研究和认真讨论,县人大积极探索实施重大项目县人大常委会环评报告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并建议各级政府一是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二是结合实际建立群众对环境项目监督评议、环境保护监督投诉、环境保护工作问责等制度,促推环境管理长效化;三是加大城区排污管网建设力度和环卫保洁设施投入力度,加快解决10个镇30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四是加大对工业企业、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和城区环境管理力度;五是进一步扩大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促进环保工作健康发展;六是尽快启动县城第二水源建设,缓解城区居民饮水困难。
重联动,出实效。在人大监督、政府执行和公众参与支持下,截至目前,该县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一批生态环境工程顺利完工,百里生态绿色长廊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县创建、双创达标等活动有序开展;县财政建立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10%专项生态创建和污染防治经费;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沼气循环利用等一批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严重违规企业进行了挂牌督办,少数违法排污行为得到有效整治;河道管理和水质监测不断加强,古仙湖水库上游引水源得到有效保护。